沧州市义务教育学校将迎来15分钟“加长版”课间

发布时间 2025-02-17 09:31 来源: 河北新闻网

从今年春季学期起,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课间将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、保证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每天达到两小时、设计多种课间活动形式……日前,沧州市教育局制定出台了《沧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“逐光律动校园行 阳光课间15分”实施方案》,旨在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。

根据《方案》,在课间时间的调整上,从今年春季学期开始,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间将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,在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30分钟的大课间,保证每天课间总时长小学阶段不少于90分钟、初中阶段不少于120分钟。其中,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内容为每天30分钟的体育活动再加其他内容。调整后,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每天在校内的体育活动时间将达到两个小时。

延长出来的时间干什么?《方案》提出,各学校要加强对课间活动的引导,学校教职员工要从课间的管理者转向学生课间活动的共同参与者,科学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到室外进行放松休息、有益社交。在坚持每天规范做好眼保健操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基础上,各学校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,根据学生年龄、身体素质等实际情况,精心设计学生喜欢参与的形式多样、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,小学阶段可以设置跑步、韵律操、舞蹈、太极拳、跳绳等,中学阶段在此基础上可加入核心力量项目、中考体育项目等。鼓励各学校因校施策突出特色,比如设置武术、杂技等项目。

《方案》要求,各地各学校不得随意缩短学生课间活动时长,不得对学生课间活动设置不必要的约束,坚决杜绝课间禁止学生出教室等问题,市教育局将不定期对各学校进行检查,建立学生课间时间调整的检查反馈机制。(记者孙晓卉 通讯员夏琳)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

河北法治报

微博

河北法治报

微信

法治动态
省检察院组织开展2024年度全省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现场评审
最高检部署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
我省举办“法律明白人” 示范培训班
两部门发文规范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活动
最高检与中消协联合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典型案例
市域治理

沧州渤海新区中捷朝阳社区办事处深入辖区开展了宣传活动

网上网下聚力 一站多元解纷
奏响基层治理“和谐曲”——肃宁县打造“五个平台”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
调解“小支点”撬动基层治理“大提升”
数字报纸